近日,主题为“智算· 向新”的2021浪潮数据中心合作伙伴大会(IPF2021)在苏州举行。与会专家表示,计算正在加速向智算变革,计算产业需要构建新发展格局,多元算力融合成为关键,通过推动算力供给基建化,为社会创新提供基础设施支撑。
智慧时代,智慧场景百花齐放,涵盖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智能转型,如无人农场、智能质检、智慧交通等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全球的数字化转型已进入倍增创新阶段,各个国家的数字经济占比将持续提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未来5年数字经济在GDP的占比将从7.8%上升到10%。
IDC中国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武连峰表示,一个国家的算力指数,当在40分以上时,国家的计算力指数每提升一个点,对于GDP增长的推动力平均增加到1.5倍,当算力如果再增加60倍以上的时候,这个百分比曲力斜线会更高大约2.5倍左右,具体到跟经济相关GDP相关的,算力指数平均提升一个点,整个国家和数字经济GDP分别增长千分之3.3和千分之1.8。“很明显看到算力和经济整相关和拉动关系。”
目前,全球主要的经济体都在积极投入到人工智能的技术研究和产业发展当中,像中国、美国、欧盟等等都发布了多个重要的支持政策,投入了巨量研发基金。根据IDC的数据,2020年全球对人工智能的投资总额达到了500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投资总额将超过1100亿美元。根据普华永道的预测,到2030年人工智能技术将为全球GDP带来14%的提升,大约16万亿美元。
“进入智慧时代,相比以往传统信息化的应用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将是非常大的飞跃。”浪潮集团执行总裁、首席科学家王恩东认为,传统信息化应用是以基于数据库事务处理的业务为主,像办公系统、ERP、邮件等,计算量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呈线性增长,但是智慧计算对于计算力的需求是指数级增长的,在2020年以GPU为代表的AI加速芯片所交付的计算力已经超过了同类CPU,预计到2025年加速芯片所提供的计算力可能在整个计算力交付当中超过80%。
“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推动智慧算力加速普及和升级,智慧时代,计算能力需求将出现巨大的飞跃。王恩东说:“面对指数级增长的计算需求,计算技术、产品与产业也面临着三大挑战。计算场景愈加复杂、计算架构更加多元;巨量模型、巨量数据、巨量算力及巨量应用挑战着现有计算机体系结构,以及如何用开放包容地最大化生态效能。”
记者了解到,围绕产业新格局,2021财年浪潮将全面布局元脑,从创新智算体系结构、构建智算产品体系、推动智算中心落地、建设元脑产业链生态四个维度着手,以技术、产品、方案和生态四个方面不断创新,解决智慧转型面临的多重挑战,推动智算成为智慧进化的核心引擎。与此同时,浪潮升级元脑生态2.0,以合伙人理念构建新型智算伙伴关系。
在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看来,智算中心不是一个简单从原来传统计算到超算或者智能计算的简单平移,而是作为公共资源,赋能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技术起点和产业起点。我国数字经仍然处于探索时期,2025年目标是将要拉动GDP达10%左右。智算中心对未来整个数字经济的贡献非常大,是一个更好的技术创新、平台创新、应用创新、生态创新、规范化创新的推动力。
北京大学教授、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杨学山表示,要以系统观念看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这是数字经济的核心。要以科技企业为创新主体,实现信息技术产业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立以双载体为中心的技术、产品、创新、应用的战略联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