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由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指导,中国IDC圈与世纪互联共同主办的“2021年中国IDC行业Discovery大会”在京举行。科技部原副部长吴忠泽表示,随着云计算的兴起、用户需求日趋多样化,数据中心正在从传统孤岛式的计算和存储基础设施,逐渐向以智能为代表,以高速网络作为基础,核心与边缘形态共存的算力集群方向演变。数据中心的定义将被重塑,催生巨大的产业发展机遇。
根据中国IDC圈研究中心统计,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2020年已超2000亿元,传统IDC业务收入端也接近1000亿元规模,连续3年保持了25%以上的增长,IDC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的背景下,我国数据中心也呈现出几个新的发展趋势:第一,注重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构建跨界的合作机制;第二,IDC发展趋于分布式、边缘式;第三,加速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第四,应用智慧能源的技术来提升数据中心的能效,注重节能环保,推动绿色数据中心的发展。”吴忠泽指出。
在IDC实现零碳方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总信息师金和平说,核心是要从“瓦特”转变为“比特”、从绿色电力转变为绿色数据、从提供绿色电力输出转变为绿色算力输出、从度电能源价值转变为度电算力价值。金和平以三峡东岳庙大数据中心为案例,进一步分析指出: “三峡东岳庙大数据中心不仅在建造过程节能、自然冷源和制冷技术、AI智能控制调优等传统节能技术上设计,更从绿色能源作为数据中心传统能源的替代上从根本上实现了0碳绿色数据中心目标。”
5G时代传统网络发生了巨大变革和升级,中信网络董事、应通科技副董事长兼CEO焦刚认为,未来数字化将呈现四大特征:万物互联、数据爆发、计算重构、云网融合。“原来我们提供服务在传统机房里,未来所有的业务都会在数据中心实现,比如传统的话音服务、视频服务等。”
展望未来,“十四五”规划带来对数字经济的发展期许,我国IDC行业新一轮爆发近在眼前,数据中心也正成为技术创新高地。世纪互联创始人陈升表示:“新一代IDC将基于云原生+链原生技术,基于央行DCEP数字货币体系,基于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和国家‘双碳’战略,密切与国家电网、基础电信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合作。”
陈升指出,链原生IDC新基建将赋能全球新一代数字经济,5G基站的边缘计算可能是伪命题,云原生技术、前沿网络+城市计算正在孕育链原生IDC新生物种。随着云原生技术的发展,一种全新的、由客户参与、基于边缘侧新基建+云原生的云平台很有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走进我们的生活。
新技术和新场景不断涌现,数据中心边界逐渐模糊,传统行业形态已无法满足国家未来发展需求。中国通信工业协会数据中心委员会常务理事长、中国IDC圈CEO黄超表示,我国IDC正在进入“分工明确、全方位合作的”产业4.0时代。未来数据中心的主要应用场景,将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